身障朋友一起來運動
2021

自從水中瑜珈有了第一位小兒麻痺身障朋友加入團體班練習後,更加激勵了水中瑜珈這麼優質的水中運動在台灣推廣的信心! 先聽聽她的分享:「水中瑜珈這個課程幫助我自由的伸展筋骨、運動不常使用的關節,借助水的浮力來減少陸上瑜珈中不易達成的伸展及壓力。以我本身是一個身障者的經驗,現在要克服的是在水中站立平衡這事…謝謝貴單位推廣這樣特別的課程,它提供我除了游泳以外的另一個運動選項。」看著這位身障同學的認真練習,與努力體現超越肢體限制的運動精神,也證明了水中瑜珈的存在意義與價值!
2017年11月台中市長林佳龍在市議會中宣布,將規劃全台灣首座身障國民運動中心,設施將包含游泳池和復健水療池等等。這無疑是身障國人的福音與福利,雖然目前只有台中市有此規劃,但至少為人民福祉之事有持續推動中。2019年4月教育部體育署舉辦了「身心障礙者體育運動論壇」,其中數場座談有涵蓋了身心障礙運動「倡議與推廣」,「運動空間」甚至賽事身障選手層面等主題。
問題是,也需要健身運動的身障者在等待硬體設施普及前的漫漫長路上,能先有什麼適合的運動選項嗎?
除了醫院的復健方式或物理治療,平時能有什麼可長期從事的溫和性運動嗎?(前者是被治療者的概念,後者是運動者的心態)
除了是重度身障者,一般身障者一定要靠輔具才能運動嗎?
在這裡提供身障朋友可事半功倍的全身性運動,即水中瑜珈。 因為在水中環境從事運動絕對會比在陸上所有運動都來的輕鬆容易的。因利用水浮力輔助可讓平時感到吃力或不靈活的身體得到輕鬆許多的運用,再來,相較於其他水中運動如游泳,緩慢地瑜珈動作練法可讓長期受限的身體各部位的肌肉、筋絡、關節等得到確實的伸展與溫和鍛練,並且結合瑜珈古老呼吸法(Pranayama)的吐納過程中,是需要用心去覺察身體,感受身體,發現新的自己…
光說不練無用,請身障朋友先來體驗一堂吧!
也歡迎身障團體友人一起揪團預約成專班一同開心運動!
水中瑜珈,樂活水中!
延伸閱讀
體重過重者的運動新選項
請想像,高溫炎熱的非洲某條河流邊聚集了一群犀牛,或河馬,或大象,正緩慢吃力地一步步將巨大沉重的身軀跨入河水,數噸的身軀舒緩地沉入清涼的河水中,開始享受著浸沐水中的輕鬆自在感...More
詳細